第(2/3)页 窗外的夜色,似乎也因为书房内这坚定而炽热的信念,而变得不再深沉。 春风如流水,白驹过隙,54年春,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系的课程,很快进入到了“敌后作战与战役遮断”模块。 相比于丁伟、孔捷等人对宏观战略的浓厚兴趣,李云龙在这个领域显得如鱼得水,精神头十足。 这里讲的是他当年在晋西北的抗争。 课堂上,主持讨论的陈朝阳刚讲完理论要点,李云龙就迫不及待地举手——与其说是举手,不如说是胳膊一扬,嗓门洪亮地开了腔: “陈教员,你讲的这些隐蔽啊、破袭啊,说得文绉绉的,依我看,说白了就跟我老李当年做买卖一个道理。” 满教室的将军们发出一阵会意的低笑。 李云龙的“战场生意经”在他们中间也算小有名气。 话音未落,陈朝阳饶有兴致的点点头:“李军长,请详细说说你的‘生意经’。” 李云龙来了劲,站起身,走到前面悬挂的态势图前,比划着: “打仗嘛,就跟做买卖一样,得会算账,得钻空子。 ……敌人正面兵力雄厚,工事坚固,我硬冲不是亏本买卖吗?老子不干!” 他大手一挥,指向地图的纵深区域:“我呀,就派小股部队,化整为零,绕到他屁股后面去? 专挑他的软肋下手,打他的兵站,让他前线饿肚子; 炸他的仓库,让他没弹药补充; 截他的运输队,断他的电话线。 让他前方吃紧,后方紧吃”,他故意用了个俏皮话,又引起一阵哄笑, “首尾不能相顾,浑身难受!” 他总结道,带着几分得意:“这招啊,不好听,但管用。 就像一根搅屎棍,甭管你多厉害的敌人,我也能给你搅和得稀里哗啦,不得安生。 等他阵脚乱了,露出破绽,咱再集中主力,瞅准机会给他来个狠的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