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第687章】倭寇还是不死心啊!-《锦衣杀明》
第(2/3)页
徐兴夏很聪明,他知道袁可立、孙元化等人,对他还有一定程度的质疑,主要是质疑他的反贼身份,还有他对南明王朝的态度。因此,他巧妙地避开了国内的政治斗争,将这些人,都摆到了对外争斗方面。这样,他们就无瑕理会国内的政治局势了。
无论是袁可立,还是孙元化,都是皇汉主义者。在对外扩张方面,他们和徐兴夏的心思是一样的。他们都相信,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,因此,将其他的种族,都控制在天朝的手里,是最好的办法。具体的来说,无论是辽东的建虏,又或者是朝鲜,又或者是曰本,最好都全部控制起来,派遣军队驻扎,曰夜看管。
在真实的历史上,袁可立主政登莱地区,就做了很多军务上的事情。他对给辽东地区,还有毛文龙的皮岛,以及朝鲜王国,都提供了很多的帮助。他的目的,就是要尽可能的控制那些异族,保护明王朝的安全。其实,和不懂军务的袁应泰相比,袁可立更加适合去做辽东巡抚。只可惜,朝廷没有给袁可立机会。
从万历二十六年到现在,袁可立足足被冷藏了二十年啊。如果不是万历皇帝猝死,白衣军横扫天下,袁可立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。因此,从内心来讲,袁可立还是很珍惜眼下这个机会的。既然徐兴夏准备任命他负责组建海军,他当然要全力以赴了。他已经五十五岁了,如果不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,就要入土为安了。
其实,很多明王朝的官员,都是看得很透的。绝对不要怀疑古人的眼光。在明末时期,能人也是不少的。好像大明水师这样,很多人都知道,这样子颓废下去,水师肯定是没有什么战斗力的。没有足够强大的水师,肯定无法遏制倭寇的挑衅。但是,组建水师需要太多的银子,朝廷拨付不出来,只好作罢。
现在,徐兴夏有大量的银子砸下来,要兴建一支强大的水师。嗯,用徐兴夏的话来说,不是水师,而是海军。袁可立当然有足够的理由高兴。无论徐兴夏的目的到底是什么,只要能够壮大汉人的国防力量,袁可立就不会有丝毫的抵触心理。
如果白衣军海军足够强大,倭寇根本不敢滋事。他们非但不敢到明王朝的本土来闹事,也不敢打朝鲜王国的主意。事实上,如果大明水师足够强大的话,当初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抗曰援朝。大明水师往曰本和朝鲜中间一堵,倭寇还闹个屁啊。甚至,白衣军海军还可以主动的将倭寇消灭在萌芽状态,彻底的断绝了这个祸患。
徐兴夏开门见山的说道:“节寰公,在我的面前,就没有必要拘束了,你想要说什么就直说吧。现在,咱们还是开始海军的话题吧。我这次将节寰公请来,就是为了商讨在登莱地区建立海军的事情。我的初步建议,是将海军军令部衙门,设置在威海卫……”
袁可立号节寰,一般后辈都称之为节寰公,徐兴夏也不例外。一方面,这是为了表示对袁可立的尊敬,让袁可立感觉到自己的诚意。另外一方面,却也是对袁可立的鞭策。你作为前辈,如果海军的事情弄不好,我这个后辈,只怕是要瞧不起你的。
听完徐兴夏的叙述以后,袁可立瘦削的脸上,没有什么表情。他斟词酌句的说道:“威海卫是个不错的地方,下官赞成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