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2章丁伟夜访-《1949: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孔捷重重地点了点头,看向陈朝阳的目光里,充满了敬佩,他一直十分重视有文化的人。

    陈朝阳重新走回讲台,环视全场。

    “同志们,我今天的课,不是要否定大家的过去。

    恰恰相反,我是希望,我们能一起站在过去辉煌战绩的肩膀上,看得更远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学习现代合同战术,不是为了抛弃‘亮剑精神’,而是为了让我们的剑,更锋利!

    让我们的战士,在未来的战场上,能以更小的代价,夺取更大的胜利。”

    他的声音铿锵有力,在安静的教室里回荡,也重重地敲在了每一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心上。

    军事学院高级指挥系的第一阶段课程已近尾声,白日里关于现代战术的激烈争论虽歇,但思想的激荡却远未停止。

    是夜,月朗星稀。

    陈朝阳在学院分配的一处小院书房内,正对着汉东省的工业布局图勾画,门外传来了沉稳的敲门声。

    “进来。”

    门被推开,露出丁伟那张带着几分思索和军人特有爽朗的脸。

    “陈主任,还没休息?叨扰一下,有几个问题,白天课上没琢磨透,心里痒痒。”

    陈朝阳放下笔,脸上露出真诚的笑意:“丁参谋长,欢迎之至。我正好也缺个聊天的伴儿。”

    他对丁伟此人,可谓神交已久。

    早在四五年,部队从晋西北划归东北作战序列时,丁伟的名字就频频传入他耳中。

    此人是军中少有的“矛盾体”,一方面,打仗眼光毒辣,魄力十足,

    是个极善捕捉战机的猛将,凭着实打实的军功,从团长一路快速晋升至主力师师长;

    可另一方面,他也是个出了名的“惹事精”,脑子里点子多,胆子更是大得没边。

    在东北最艰苦的时期,他竟敢公然违反纪律,组织人手酿酒贩卖,甚至一度沾染了当时严禁的大烟土倒卖。

    究其动机,倒并非为了个人享乐,而是为部队筹措购买武器和给养的资金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