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核心目标就是:一年之内,全范围内,类似李庄村这样的村庄,必须实现至少三口公共水井的基本目标。 水井选址要分散,原则是让绝大多数乡亲们挑水距离不超过一百步。” “第二,文件要明确,这是近期农村工作的硬性考核指标之一。 各级党委必须亲自抓,成立打井领导小组,立即着手勘察水源,组织打井队,能工巧匠和现代技术结合,必须把这件事办好。” “第三,资金和材料问题,省财政和工业厅要开辟专项支持渠道,专区一级必须配套跟进。 回去后,你第一时间把文件草稿拿给我,我会同明光书记和相关部门协调,尽快下发。” “是,书记,我记下了,回去立刻办理!”李赤水笔下飞快,同时沉声应命。 陈朝阳再次看向李生旺和众多乡亲们:“同志们,还有乡亲们,你们都听到了。 这个任务,我陈朝阳给你们,更是给我们各级干部下的。 打井的事,省里支持,专区负责,县里主抓,村里出力。 你们社里也要选出得力的人,配合好打井队。明 年这个时候,我希望能看到咱们李庄村,不再为吃水发愁。” “好!” “陈书记说到做到!” 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回应和期盼的目光。 陈朝阳这当场立下的“军令状”,比任何空泛的承诺都更有力量。 …… 河东村的春天,似乎比李庄村来得更“热烈”一些。 村公所土墙上的标语,用新鲜的石灰水刷着,格外刺眼——“一步跨入社会主义”、“彻底割掉个人资本主义尾巴”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