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2章 开战,开战!-《我的真实模拟游戏》
第(1/3)页
秦远决定对福宁府乃至福州府用兵,绝非一时冲动,也并非仅仅因为程学启带来了医药领域的希望。
经过一个多月的全力经营与整军经武,光复军的面貌已然焕然一新。
更关键的是,通过初步建立的税收体系和“临时征借”政策,建宁、邵武两府的钱粮物资得到了极大补充,支撑大军行动的底子已经夯实。
简而言之,光复军已经初步消化了这两府之地的人口与资源潜力。
但要长期供养麾下这十几万将士及随军家属,并图谋更大发展,扩大地盘、获取更丰腴的根据地已是势在必行。
当进攻福宁府的决策传达到各军,立刻获得了自军长至普通士卒的一致拥护。
对于这些渴望建功立业、改变命运的将士而言,战争意味着军功、奖赏和上升的机会。
他们的求战欲望,比秦远更为炽烈。
然而,对秦远而言,这场即将到来的战役,意义远不止于攻城略地。
这更是他对光复军进行“第二轮深度整编和考验的试金石”。
只有通过实战的淬炼,各支部队的真实战斗力、指挥官的才能、新制度的适应性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检验。
他需要借助胜利所带来的无上威望,对目前仍带有旧式军队烙印的权力结构和人事安排,进行更彻底、更符合他理想的调整。
为此,秦远已经未雨绸缪,为光复军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新式军衔制度。
这套制度划分为士兵、士官、尉官、校官、将官、元帅六大等级。
目的就是为了打破过去按资历、门第或模糊战功论赏的陋习,建立起以战功、能力和贡献为唯一标准的晋升通道。
秦远自然是光复军唯一的统帅。
而谁将成为光复军第一批授衔的“将军”,就看此次战役中各人的表现了。
这套清晰透明的上升渠道,对于军中占绝大多数的平民子弟而言,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。
为了配合军衔制的推行,秦远特地在建宁府城设立了被服厂,专门设计和生产新式军装以及代表不同军衔的肩章、领章等标识。
他计划,等攻克福州之后,便举行一场全军的授衔典礼,让光复军从里到外,彻底告别旧貌,成为一支真正意义上的新式军队。
但在此之前,他们必须首先啃下福宁府这块硬骨头,击溃那号称十万的清军。
秦远迈步走入已初具规模的参谋部作战室。
“统帅!”
见到他进来,正在沙盘和地图前忙碌的参谋们纷纷起身行礼。
如今的参谋部早已非张遂谋一人独撑,经过一个多月的强化培训,从两千人教导团中选拔出的优秀学员已充实进来,使得这个大脑机构开始高效运转。
“攻打福宁府的初步作战方案,我们已经拟定完毕。”
张遂谋迎上前,将一份标注详细的作战地图在桌案上铺开,神色郑重地汇报:“目前,我军在福宁方向可投入的兵力,主要是傅忠信的第四军,谭绍光等军,以及可从仙霞关机动的石镇吉第一军一部,合计约六万八千人。”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