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可是……我们现在只有你参赛软件的开发时间表,这并不能证明冯如海剽窃了你的创意啊。” 宋许安有些担忧。 “当然不够,” 季枫冷笑一声, “这才只是个开始,我要挖出他所有的黑料,让他彻底玩完!” 季枫开始行动了。 在网络的丛林中追踪着冯如海的踪迹。 他翻遍了冯如海的社交账号,分析他的每一篇文章,每一张照片,寻找蛛丝马迹。 功夫不负有心人。 季枫发现,冯如海在几年前曾频繁地与几家小型软件公司的开发者互动。 这些公司规模不大,名不见经传,但都拥有独特的技术和创意。 一个大胆的猜测在季枫脑海中浮现: 冯如海会不会是以某种手段获取了这些公司的代码和创意,然后将其包装成“智创未来”的“内部项目”? 为了验证这个猜测,季枫开始了线下走访。 他亲自前往这些小型软件公司,与当时的开发者进行接触。 起初,这些开发者都对季枫充满警惕,不愿透露任何信息。 但当季枫拿出“智创未来”的“内部项目”演示给他们看时,他们的脸色都变了。 “这……这简直就是我的代码!” 一位开发者指着屏幕,激动得浑身颤抖。 “这个冯如海,他竟然偷了我的代码!” 另一位开发者更是声泪俱下: “我当初为了这个项目倾家荡产,结果却被冯如海以低价收购,还签了保密协议,我根本不敢说出去!” 这些开发者纷纷向季枫提供了证词和合同。 证明冯如海曾以各种手段获取他们的代码和创意,并将其包装成“智创未来”的“内部项目”。 手里握着这些铁证,季枫感觉自己像握着一把锋利的刀。 可以直接刺穿冯如海的伪装。 他不过他只是将与自己有关的资料提交给大赛组委会和媒体。 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清白,他甚至主动公开了自己软件使用的代码。 并表明自己的软件并非为了盈利。 只是出于对技术的热爱而开发的。 舆论瞬间反转。 “智创未来”的剽窃行为被曝光,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谴责。 他将冯如海的黑料整理成一份文件,另行发给了冯如海本人,并附上了一句话: “如果你想把闹剧进行下去,我不介意让更多人知道你的真面目。” 冯如海收到邮件时,脸色惨白,浑身颤抖。他知道,自己完了。 …… 第(1/3)页